周大福創建穩中求進 多元業務組合持續展現韌性
經營多元業務的「新創建集團」正式改名為「周大福創建」(00659),其經營業務範疇包括道路、保險、物流、建築和設施管理,多年來收入穩定及現金流充裕。集團執行董事兼首席營運及財務總監林戰表示,儘管過去一年市場環境充滿挑戰,周大福創建2024年財政年度的應佔經營溢利仍按年上升21%至41.7億元,標誌著集團業務組合優化成效顯著。
面對環球經濟不穩,集團一直奉行審慎的財務管理並積極優化資本結構,財務狀況相當穩健。隨著減息週期的開啟,林戰稱將對集團的財務表現帶來一定好處。近年,集團不斷提高人民幣債務佔集團總債務和總人民幣資產的比例,從而有效控制財務費用及對沖人民幣貶值對集團資產負債表的影響。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團的總債務中有60%是人民幣債務,佔人民幣資產的比例為65%。當美國利率下降,香港的利率亦會隨之下降,因此集團港元債務部分的利息支出將會減少。
此外,集團亦積極拓寬融資管道以保持充裕流動性。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團可動用資金總額為268億港元。
穩步發展 持續創造新價值
林戰表示,過去一年集團各業務板塊表現理想,其中以「周大福人壽」營運的保險業務表現最為亮眼:「美元保單對內地客戶很具吸引力,不但產品回報率吸引,功能上亦較為成熟,醫療保單更是全球通用,因此極具競爭力。」同時,因集團的保險業務已累積較大客戶基礎,未來擬考慮增加財富管理平台服務,向客戶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及產品,相信未來數年包括保險業務在內的財富管理平台仍繼續是增長引擎。
集團在內地物流業務方面,目前擁有七個位於成都、蘇州及武漢的精心挑選物流資產,致力於在行業中脫穎而出。隨著當地經濟發展對以內需為主的電子商務及城市配送需求持續增加,集團預計其物流業務將迎來正面增長。他亦提到,近年中國的資產價格已達到相當吸引的水平,故集團不時關注收購機會,包括位置優越的高標物流倉庫等。但由於宏觀環境仍存在不確定性,訂立的要求回報率將比以往高。
推出全新ESG框架「突破2050」
在2024年,集團推出全新的ESG框架—「突破2050(Breakthrough 2050)」,旨在訂立新的目標和任務,以應對快速變化的經濟環境所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林戰指出,在集團2018年可持續發展願景中所訂立的所有目標已基本完成,為了進一步推進ESG發展,集團訂下新的策略,第一是爭取2030年前集團可持續發展掛鉤或綠色債券及貸款融資比例達50%,第二則是目標在2035年前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23年下降50%,在2050年前達到全球淨零排放,或對准1.5 °C目標路徑達到行業水平。此外,集團分階段使其多元業務單位,與「科學基礎目標倡議」(「SBTi」)標準保持一致。而集團旗下的周大福人壽更成為首家大灣區內從事銀行、多元金融和保險業務範疇中作出此重要承諾的公司。
集團旗下杭州繞城公路的志驛.西湖驛站早前成功獲得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頒發LEED最高級別的鉑金認證,同時亦為國內首個取得該認證的服務區(含光伏系統、電動車充電站、廢水回收)。
談及建築業務的可持續發展策略,他稱集團旗下承建商協興近年牽頭推行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及建築信息模型(BIM),既可縮短建築工期,亦可減少工地意外,因很多部件已在工廠裡完成,大大減低工地的粉塵和噪音。
展望未來,林戰指集團將繼續採取可持續發展的經營模式。為應對2025年的不確定性,首要是嚴格控制成本,包括營運成本及財務成本,第二是完善自身的產品及服務,同時進一步優化資本結構及拓展資金來源以支持公司的發展計劃。他深信不論市場環境順逆均有挑戰,關鍵是如何將挑戰轉化為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