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財經新聞》連續第六年舉辦「上市公司卓越大獎」頒獎禮,每年以獨家研發的股票追勢系統EJFQ「信號」,以及邀來財經賢達擔任評審,以專業、客觀、嚴謹的評選方法,選出並表揚過去一年表現卓越的上市公司。34間獲獎企業在疫情反覆及地緣政治風險下,展示非凡適應力,並不斷提升企業管治水平,為環球資金提供優質投資機會,絕對是實至名歸。
頒獎禮於12月13日假香港瑞吉酒店,再次以實體形式圓滿舉行,由香港金融發展局行政總監區景麟擔任主禮嘉賓,現場雲集不同界別的上市企業精英,場面鼎盛。不少企業代表紛紛表示,闊別兩屆實體頒獎禮,今次能跨業界重聚交流,實在鼓舞萬分,份外珍惜。
港商經驗視野佳 覓灣區新定位
區景麟為大會致開幕詞時表示,香港優質的上市公司,對吸引全球投資者在香港投資和交易,推動金融市場穩中求進,是功不可沒。隨着國家的金融互聯互通機制多元化,香港資金市場將進一步蓬勃發展。他又樂見很多上市公司主動將ESG(環境、社會和管治)理念融入企業策略,認為ESG生態環境將讓市場發展提供穩健基礎。
《信報財經新聞》總編輯郭艷明在致歡迎詞時,表揚獲獎上市公司克服難關創佳績,維持良好企業管治,成就香港這個成熟、具高透明度及競爭力的經濟體。她展望疫情雖反覆,但終有克服時刻,而中國近年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部署,香港企業營商經驗豐富,而且國際視野遼闊,依然機遇處處,必定可從國家發展大局找到新定位。
「上市公司卓越大獎2021」採用《信報財經新聞》獨家研發的股票追勢系統EJFQ「信號」,按照皮爾托斯基企業F-Score評分(Piotroski F-Score)、專業分析員建議的次數、股價表現,以及財務表現四大重要準則,篩選出候選名單,並交由行業領袖、業界商會、專業顧問,以及大會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審核,挑選出具有卓越表現的上市公司,每一間獲獎企業均是眾望所歸。
區景麟:企業海外融資首選香港
香港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引入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機制,香港金融發展局行政總監區景麟表示,香港需要一套獨有的SPAC監管規例,以合乎本地市場要求及需要,而非盲目跟隨其他市場。他有信心,香港推行SPAC後成為新經濟企業海外融資的首選平台。
區景麟12月13日出席由《信報財經新聞》主辦的「上市公司卓越大獎2021」並擔任主禮嘉賓,他致詞時指出,各行各業在日益複雜的大環境下適應新常態,推動本港經濟復甦和發展,本地生產總值在第三季按年增長5.4%,預計全年增長可達到6.5%。
優質上市公司吸引環球資金
除了維持本地經濟繁榮,他強調香港優質的上市公司,對吸引全球投資者在香港投資和交易,是功不可沒,推動金融市場穩中求進,整體向好發展。港股2021年首 11 個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額為1715 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 34%。IPO市場方面,今年首三季度集資總額已創同期歷史新高,上市宗數合計 73 宗,共集資金 2885 億元。
在過去一年,在與內地的互聯互通機制及國家「十四五」規劃下,他說香港也繼續發揮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優勢,除了「滬深港通」首三季成交量較去年增長 55%外,今年9月以來相繼開通大灣區跨境「理財通」和「債券通」「南向通」。這兩個互聯互通機制為投資者提供豐富的跨境投資渠道,有助香港資本市場進一步蓬勃發展。
隨着資本市場進步,區景麟強調離不開管制成熟的上市公司,他很高興見到很多上市公司主動將ESG(環境、社會和管治)理念融入企業策略之中。近年來ESG討論是市場焦點,由金管局和證監會牽頭,並有其他政府部門及監管機構參與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透過多方協調,加快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發展,鞏固香港金融生態系統。
推動ESG生態成發展基礎
督導小組在2021年7月頒布成立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中心,並建立資源、數據及分析工具的知識庫,支持業界向可持續的發展模式轉型。督導小組正評估香港成為區域碳交易中心的可行性,研究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
在市場方面,區景麟說投資者對於ESG策略和資產的興趣更強烈,資產和財富管理機構也積極擁抱ESG產品,為投資者提供投資回報的同時,亦提高風險控制能力。而ESG訊息披露不僅是監管要求,亦是投資者對於上市公司的期望。他相信共同努力下,香港的ESG生態環境將為行業發展提供穩健基礎。他最後,再恭賀獲獎企業,並感謝現場上市公司為香港市場作出的努力。展望將來,金發局將繼續與市場參與者緊密合作,推動香港金融市場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