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財經新聞》連續第四年舉辦「上市公司卓越大獎」,作為本地專業財經媒體,每年均邀請舉足輕重的財金界知名人士擔任評審,以專業、客觀、嚴謹的評選方法,選出備受市場認同且表現卓越的上市公司,不但可作為投資者重要參考指標,同時亦鼓勵上市公司精益求精,力求進步。
香港金融發展局致力推動香港金融服務業的持續發展,主席李律仁表示,香港金融業一直為企業成長提供堅實支持,而多元化金融服務亦為企業於資金調撥及流動性管理提供極大便利,令香港外匯市場規模處於世界前列,能有效滿足企業在資金運用上的各類需求。憑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在「一國」之下,香港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平台,以及各項金融改革開放的先行先試地區;在「兩制」之下,香港得以沿用自由市場經濟、普通法等制度,繼續和國際市場接軌。因此無論是要「走出去」的境內企業或是要「走進來」的境外企業,都能透過香港作為跳板,締造無限商機。
李律仁認為,沒有好的金融市場,香港金融業的發展以至於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也就無從說起,而沒有好的上市公司,就沒有具吸引力的金融市場,因此香港能夠擁有今天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各位得獎的上市公司絕對是功不可沒。因受社會事件影響,今年頒獎典禮未能如期舉行,李律仁表示可惜,但他依然寄語各得獎公司繼續追求卓越,貢獻香港,希望在明年頒獎禮上能再見到各位。
考驗上市公司實力 逆境中轉危為機
《信報》總編輯郭艷明表示,今年外圍環境一直反覆欠明朗,中美貿易戰拖累環球經濟氣氛,波及投資活動;加上過去多月本地社會爆發激烈矛盾衝突,令金融及資產市場增添風險。猶幸香港底子厚,頂得住逆境風浪,政府方面也不敢怠慢,實行多管齊下,推動與內地及區內的金融合作,亦不斷優化市場基建及安排,令香港能發展為更深更廣的融資平台。同時,金融管理局今年已發出八個虛擬銀行牌照,保監局早前亦先後向兩家虛擬保險公司發出牌照,透過推動金融科技的應用,希望可以帶動更多需求及商機。
郭艷明又稱,香港經歷過不少風浪,面對變化,正是考驗上市公司實力的時機,香港人很懂得靈活變通,在逆境之中轉危為機。
友好協進會主席唐英年透過短片,恭賀各位得獎公司,對於頒獎典禮因社會事件取消,唐英年表示遺憾,不過他認為各得獎公司在如此具挑戰的環境下,仍能保持卓越表現,出類拔萃,創出優秀成績,未來定能吸納各地精英及人才,共建美好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