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_banner

《神鵰俠侶》

推薦人:陳繁昌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

推薦人簡介

加入香港科技大學前,陳繁昌教授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助理署長,掌管數學及自然科學部,這是基金屬下八個學術部門中最大的部門。陳教授統籌及管理每年近100億港元研究經費的運用,範圍涵蓋天文、物理、化學、數學、材料科學及跨學科活動。
在此之前,陳教授由1986年至2006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任教,並於2001年升任自然科學學院院長。
陳教授是多個科研機構的活躍成員;他是工業及應用數學學會院士,並曾任該會理事會成員及董事會成員。其他學會包括美國數學學會以及電機及電子工程學院。
陳教授在加州理工學院獲得工程學理學士及理學碩士學位,並在史丹福大學取得計算機科學哲學博士學位。隨後,他在加州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並於耶魯大學教授計算機科學。
陳教授於香港土生土長,他負笈美國之前,就讀於慈幼英文中學和皇仁書院。

要推薦一本40歲之前必讀的書,真不容易。身為一個從事科學研究40年多的香港人,我想推介一本科學以外、卻與香港息息相關的小說,因為我相信年輕人應該有寬廣視野,盡量接觸不同的知識範疇,將藝術、歷史、文學與科學等百川滙聚,以豐富人生;更何況我覺得讀小說是一種享受,可以讓人在想像中馳騁,激發創意。

少年時,我是金庸迷,感受最深的是《神鵰俠侶》。楊過和小龍女師徒之間,一段非一般的愛情故事叫人感動。他們在古墓裡的日子,過的是不染俗塵的歲月;及後涉足江湖,受人間的禮教綑綁衝擊,歷盡考驗。禮法建立社會秩序,但往往又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帶來矛盾,令我對待人處世有深刻體會。

金庸先生的小說文筆獨特,塑造的人物性格鮮明、深刻細膩,感情澎湃壯麗,意境甚高,就如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中深藏著承諾、犠牲、堅持、真摯和勇氣,這些都是建立人際關係的深層元素;他擅於以歷史洪流為背景,再創造故事情節,成為一種結合寫實及創意的文風。對我來說,金庸先生的作品,實非普通小說,而是經典文學,對提升中文造詣、認識中國歷史,探討人性、傳統社會價值觀,以至了解中國文化的內涵,帶來啟示。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全部在香港成書,並翻譯成多國文字,傳遍世界,備受推崇,在我心中,金庸先生的成就足以獲頒諾貝爾文學獎。

回想我40年前去美國時,看到耶魯大學圖書館收藏了金庸先生的小說,甚是欣喜。2001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邀請金庸先生主持講座,當時我以UCLA自然科學學院院長身份參與接待金庸先生,本有機會一睹先生的風采;可惜因發生911事件,講座不得不取消,令我未能一償夙願。

金庸先生確是香港的傳奇人物,每次我翻看金庸小說,都有新的體會,所以他的作品不單是40歲前必讀,40歲以後也必讀。

書本介紹

《神鵰俠侶》是金庸武俠小說「射鵰三部曲」的第二部。《神鵰俠侶》在描寫情感方面屬金庸作品中著墨最多、最深入的一部,給讀者稱為「情書」,多次改編為電視劇、動畫。以楊過、小龍女的感情為中心,引出其他人物在情海的狂波巨瀾之中翻滾掙扎、爭鬥糾纏的經過,寫盡世上所有男女之間各種形態的情愛。

書名:
《神鵰俠侶》
作者:
金庸
作者介紹

金庸,原名查良鏞,生於浙江海寧,1946年赴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現台灣東吳大學法學院)插班修習國際法課程,1948年畢業並移居香港。1950年代起,以筆名「金庸」寫成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歷年來金庸筆下的著作均已改編為多套電視劇、電影、廣播劇等,對華語影視文化可謂舉足輕重,亦奠定他為華人世界最知名的武俠小說作家之一。

金庸早年於香港創辦《明報》系列報刊,2005年10月,已81歲的金庸離開香港,往英國劍橋大學求學,並取得歷史碩士、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