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推薦人:周博賢 音樂創作人
推薦人簡介
畢業於香港大學法律系及多倫多約克大學音樂系,現正修讀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課程。曾於華納和BMG音樂版權公司任職,負責歌曲版權相關的法律工作,以及主管亞太區版稅分配的事務。及後加入大國文化唱片公司,擔任營運總監,涉獵製作、財務、人事、業務發展等。現為全職音樂創作人,集曲、詞、編、監於一身。
2003年,自資與謝安琪、夏森美開辦獨立音樂品牌Ban Ban Music。曾先後8次為謝安琪擔任唱片監製,並擔任其演唱會的音樂總監。作品題材以諷刺時弊、關顧弱勢社群和生活態度為主,有纖體、外傭、娛樂新聞、亡命小巴、茶餐廳、新移民、慢活等題材的作品。
另曾於08-09季度的港台節目《頭條新聞》、擔任「博咀博舌」環節的主持。現於D100電台節目《怒漢推歌》任主持,以及於報章專欄撰文。
獲邀為「40歲前必看歲前必讀的40本書」的計劃推介一書,受寵若驚之餘,亦有點「抓頭」:有什麼書是40歲前必定要看、過後才看便太遲?在我看來,只要是好書(或好音樂、電影、畫作等),任何時候接觸都是好事,也是種緣份。
這正切合捷克裔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的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的主軸:在沒有「永劫回歸」,即生命只能活一次的情況下,我們所做的事和種種決定,也是未經預演、無從預知結果下的事和決定,非常偶然;故人生亦只是一篇草稿,輕於鴻毛。換句話說,假如你今天碰巧看到本欄,便得知有人推薦了40本書,或會逐一閱讀,獲益不淺;否則,你或永不會發現這些(或當中的一些)作品,「走寶」而不自知。但在這「獲益」與「走寶」之間,分別只在一種十分「輕」的偶然性。
小說故事發生在60年代末被蘇聯攻佔的捷克,當中在極權下產生的怪象慘象,如文化入侵(更換街名)、政權對言論的監控、對遊行示威的打壓、人際間的互相告密、人們對「媚俗」(kitsch)的反抗而衍生的放浪不羈或犬儒等,跟今天的香港也甚為相似。人生雖無「永劫回歸」,但歷史卻不斷重演,何其諷刺!故不論你年歲多少,當下閱讀這書,應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昆德拉的文字精要、跳脫、刻薄、富畫面和充滿挑釁性,行文亦難以捉摸,看得人熱血沸騰,教你不斷思索之餘,亦充滿驚喜;看書的同時亦是一場腦部的劇烈運動,讓腦袋出一身汗,十分「醒神」。
書本介紹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以「布拉格之春」蘇聯軍隊進佔、捷克知識分子大量逃亡歐洲海外為背景,一男兩女交纏的愛情故事帶出對政治、文化、人類生命的省思與嘲諷。
小說中的男主角湯瑪斯是一個外科醫生,因為婚姻失敗,既渴望女人又畏懼女人,因此發展出一套外遇守則,以應付身邊眾多的情婦。書的本意是: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輕如鴻毛,卻讓人難以承受。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Milan Kundera(米蘭.昆德拉) 1929年4月1日出生於捷克的布爾諾。捷克裔法國作家,1975年移居法國。
昆德拉早年參加了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改革運動,這場運動以樂觀的改革精神開始,最終卻遭蘇聯和其他華沙公約成員國軍隊鎮壓。在其第一部作品《玩笑》中,昆德拉竭力諷刺共產主義的極權統治。
由於昆德拉對蘇聯入侵行徑的批評,當布拉格遭蘇軍佔領後不久已把他列入黑名單,他的作品也全部被禁。
1984年,昆德拉發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是他一生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品。
他曾獲美國「國家文學獎」和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學獎」等,獲譽為當代最有想像力和影響力的大師級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