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亞洲)引領數字創新 積極推動大灣區金融互聯互通

中國建設銀行(亞洲)副行長陳麗明

內地與香港融合新發展

隨着中國內地在科技領域急速發展,其創新能力日益凸顯;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連接內地和世界各地的重要橋樑,擁有成熟的資本市場運作經驗。中國建設銀行(亞洲)(下稱「建行(亞洲)」)深信,數字創新對內地與香港的融合產生深遠影響,為整個金融生態系統帶來一系列變革,引領金融機構進入一個全新數字化時代,為兩地融合注入新活力。

建行(亞洲)副行長陳麗明表示,香港不僅能夠為中國內地科技企業提供一個通往國際市場的窗口,還有效吸引全球科技人才和資本,促進中國市場的開放與融合;這種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將進一步鞏固兩地的創新驅動力,加速科研成果的實際應用和商業化進程,共同推動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

增強大灣區金融服務便利性

陳麗明認為,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是兩地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充分發揮香港的國際化優勢與中國內地的科技實力。這一結合使得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新興技術得以在更廣闊的市場中應用落地,不僅顯著增強兩地經濟效益,而且促進新產業成長和經濟結構升級轉型。

建行(亞洲)發揮企業創新文化優勢,運用金融科技優化銀行服務,以客戶為中心,構建金融生態圈,為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提供個性化服務。陳麗明指出,「建行(亞洲)利用自身的獨特性,增強區域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在粵港澳大灣區積極提升及推廣『見證開戶服務』、『跨境理財通』、『龍通灣區』等優質產品和服務,促進區域內經濟互聯互通。」

「龍通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個人跨境金融服務品牌為區內居民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多渠道,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創新金融服務。

建行(亞洲)亦積極與母行及內地分行合作,推動便利兩地的金融服務,包括全力支持由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香港金融管理局共同推動的數字人民幣相關服務,其中「建行錢包」更支援「轉數快」實時充值,簡單方便;在建設銀行的一站式線上生活服務平台「建行生活」應用程式內建立「港人北上」頁面,便利港人兩地生活和跨境消費。

「建行生活」APP中的「港人北上」頁面進一步滿足港人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各種生活需要,為建行(亞洲)將打造的本地線上生活圈奠下基礎。

建行(亞洲)貫徹科技創新 領導行業

建行(亞洲)於2023年10月完成香港金融管理局「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第一階段,是建行(亞洲)

在數字貨幣應用領域的關鍵里程碑。為提升預繳消費模式的安全性,建行(亞洲)利用模擬數碼港元可編程及應用智能合約能約束預繳資金流向的特性,提出模擬數碼港元智能合約解決方案,以達到在交易過程中資金監管的目的。消費者使用模擬數碼港元進行預付繳款交易,當中的智能合約發揮了監管預繳資金的作用,商戶在滿足智能合約的條件(如提供產品)後,將獲得相應的預繳資金,成功保障交易雙方的權益。

「建行(亞洲)一直致力探索及推動數碼港元的應用發展。我們通過『數碼港元』先導計劃實境試驗,為客戶解決預繳消費模式一直以來的痛點。隨著消費者與商戶間的良好互信基礎的建立,預繳式消費商業模式的有效性和普及性將會得到顯著提升,進而幫助社會構建全新的互信預繳消費生態,為商戶帶來更多的商機。」陳麗明續指。

談到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陳麗明稱,分散式賬本作為支撐數字貨幣運行的區塊鏈基礎技術,其數據一致性和不可篡改的特性,為確保交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援;建行(亞洲)通過實際案例的研究和應用,進一步掌握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原理,為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打下堅實基礎。

倡內地與香港共同設立聯合研發中心

陳麗明深信,內地與香港在數字貨幣發展上的緊密合作,是推動區域乃至全球金融科技進步的關鍵。為了充分發揮雙方的優勢,在技術創新方面,內地與香港未來可以研究共同設立高級別的聯合研發中心,通過滙集科創人才,整合優勢資源,共同探索數字貨幣的核心技術,突破技術瓶頸,提升數字貨幣的性能與安全性。

共同研究數字貨幣最佳實踐

在全球化背景下,國際合作變得日益重要,建行(亞洲)積極與其他金融機構、監管機構、行業協會等保持密切合作,共同研究數字貨幣的最佳實踐,以應對跨國交易帶來的挑戰。同時,由於數字貨幣領域的快速變化,銀行需要具備靈活的業務調整能力,適時調整業務模式和戰略方向,以適應新規則和新技術。

陳麗明認為,銀行建立全面的應急方案不容有失,以便在面臨市場波動、技術故障或其他突發事件時,能夠迅速反應、降低損失,維持服務的連續性。通過這些措施,銀行能夠在確保安全和合規的前提下,積極擁抱數字貨幣帶來的機遇,推動金融服務的現代化進程。